top of page
pea4.png
pea2.png

第五单元:DNA时代

桑格博士,有时会发生一个重要的科学发现,可以说是“一夜之间”——如果时机成熟并且有必要的背景。你不是那种。蛋白质结构的首次成功测定,是多年坚持不懈、积极工作的结果,逐步接近最终解决问题的方法。当你在 15 年前开始研究胰岛素分子的结构时,你就知道这个问题是一个可怕的问题…如果没有您对摆在面前的任务的全心投入,那么您前进的道路上的许多障碍将无法克服。

蒂塞利乌斯教授1958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致辞

阿瑟·科恩伯格(1918-2007)

5-1-Arthur_Kornberg.jpg

        阿瑟·科恩伯格(1918年3月3日-2007年10月26日)是美国生物化学家,于1959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-医学奖。科恩伯格出生在纽约的布鲁克林区,父母是东欧的移民,以经营五金店为生。科恩伯格就读于纽约市立大学,学习化学、生物学,1941年取得罗切斯特大学的医学博士学位。毕业后,科恩伯格短暂地担任二战期间美国海军的军医,于1942年加入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(NIH)。1953年科恩伯格任职华盛顿大学微生物系的系主任;1959年入职当时新成立的斯坦福医学院,为生物化学系的行政主任。
        在NIH任职期间,科恩伯格曾前往纽约大学医学院,在塞弗罗·奥乔亚(1903-1993)的实验室合作一年;于1947年前往华盛顿大学医学院与卡尔·科里(1986-1984)、格蒂·科里(1896-1957)交流学习,也因此对酶产生兴趣,致力于探寻参与合成多核苷酸链的酶。科恩伯格认为生物化学家应该跳出细胞的局限、在试管中重现细胞中发生的各种反应;并将理论付诸实践——在试管中加入DNA、带有放射性的胸腺嘧啶(构成DNA的四种核苷酸之一)、大肠杆菌的蛋白质碎片,试图在试管中合成DNA。最终,科恩伯格成功地合成了DNA,也找到了对应的酶——DNA聚合酶。而当科恩伯格在1957年向《生物化学杂志》投稿时,审稿人质疑其合成物是否为DNA,并拒绝接受其论文;但在1958年春天,新上任的编辑同意发表科恩伯格的论文。在1959年,科恩伯格因为发现DNA聚合酶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-医学奖,与研究RNA合成过程的奥乔亚共享。

弗朗索瓦·雅各布(1920-2013)

        弗朗索瓦·雅各布(1920年6月17日-2013年4月19日)是法国分子生物学家,曾获1965年诺贝尔医学奖。雅各布出生于一个犹太家庭,当1940年德军入侵法国时,他正在巴黎大学学习医学。雅各布随即设法逃出巴黎,加入戴高乐的自由法国部队,不幸在1944年腿部中弹,伤势极重且弹片无法全部取出,也因此放弃了成为外科医生。雅各布随即重返校园,1947年完成医学学位、1954年在索邦大学获得自然科学的博士学位。在此期间,雅各布对噬菌体和细菌的基因结构产生兴趣,于1950年加入巴斯德研究所,在安德烈-洛夫(1902-1994)的指导下工作。
        在50年代末,雅各布与巴斯德研究所的雅克·莫诺(1910-1976)对大肠杆菌(学名E. coli)进行实验。莫诺发现,当添加乳糖至大肠杆菌的生长环境中时,大肠杆菌能自主产生β-半乳糖苷酶以消化乳糖,但莫诺无法解释为什么大肠杆菌只在有乳糖的时候产生β-半乳糖苷酶。在访问学者亚瑟-帕迪(1921-2019)的帮助下,雅各布和莫诺发现,负责编码β-半乳糖苷酶的是lacZ基因,而基因lacl能抑制β-半乳糖苷酶的产生——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正常情况下大肠杆菌不产生β-半乳糖苷酶。此外,雅各布和洛夫发现,当噬菌体λ感染大肠杆菌时,基因lacl将不被表达,并进一步证实了基因lacl对产生β-半乳糖苷酶的抑制作用。雅各布、洛夫、莫诺因发现有抑制作用的基因而获得1965年的诺贝尔医学奖。

5-2-François_Jacob_nobel.jpg

悉尼·布雷内(1927-2019)

5-3-brenner-13676-portrait-mini-2x.jpg

        悉尼·布伦纳(1927年1月13日-2019年4月5日)是南非生物学家,在200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-医学奖。布伦纳出生在南非的杰米斯顿,父母为犹太移民,家庭经济情况并不富裕。布伦纳自小展现非凡的学习天赋,仅用一年时间便完成小学一至三年级的功课,在15岁时考入南非约翰内斯堡的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。由于其岁数太小,不符合攻读医学学位的要求,布伦纳于是在1946年取得组织学的荣誉学士学位,1947年获得解剖学的硕士学位,再在1951年攻读下医学学位。次年,牛津大学物理化学系录取了布伦纳并提供奖学金,其在1954年获得博士学位。在此期间,布伦纳在1953年4月访问剑桥大学,亲眼目睹了詹姆斯·沃森与弗朗西斯·克里克的DNA双螺旋模型——布伦纳称之为自己人生中的决定性时刻。
        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完成博士后学位之后,布伦纳加入位于英国剑桥的医学研究委员会(该委员会在1962年更名为分子生物学实验室,LMB)。在20世纪50年代,布伦纳便推论DNA核苷酸链上每三个核苷酸可以确定一个氨基酸,指导后续蛋白质的合成;在1961年布伦纳与克里克用实验证实了这一点。同年,布伦纳与弗朗索瓦·雅各布(1920-2013)、马修·梅塞尔森(1930-)共同证明了细胞中存在信使RNA。60年代中期,布伦纳决定研究秀丽隐杆线虫(学名C. elegans),并从中破译了负责编码细胞死亡、个体发育的基因。布伦纳也因对秀丽隐杆线虫的研究与同事罗伯特·霍维茨(1947-)、约翰·萨尔斯顿(1942-2018)共享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-医学奖。但布伦纳坚称,这应是他的第二个诺贝尔奖,因为其早先研究DNA、RNA所得出的成果也毫不逊色。

弗雷德里克·桑格(1918-2013)

        弗雷德里克·桑格(1918年8月13日-2013年11月19日)是英国生物化学家,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,也是第四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学者。桑格出生在英国的格洛斯特郡,是贵格会教徒,自小便被教育要自力更生。桑格就读于剑桥大学,于1939年获得生物化学学士学位、1943年获得博士学位。在此期间,桑格在1940年与剑桥大学的经济系学生玛格丽特·琼·豪结婚,婚后育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,家庭生活幸福美满。 
        1943年,桑格加入了阿尔伯特·奇布纳尔(1894-1988)在剑桥大学的研究小组,负责研究蛋白质的结构。尽管当时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是随机排列的,桑格选择研究胰岛素,并分别在1952年、1951年破解出构成胰岛素的两条多肽链——A链和B链——的氨基酸序列;也因此获得1958年的诺贝尔奖。1962年桑格加入分子生物学实验室(当时为医学研究委员会(MRC)),研究如何检测RNA、DNA的碱基对序列。桑格先在1974年提出“加减法”(plus and minus),最终在1977年提出双脱氧测序法:在DNA复制时加入抑制剂(通常为二脱氧衍生物),随机地终止DNA复制,得到不同长度的核苷酸链,以便直接读取碱基对顺序。双脱氧测序法又称 “桑格测序法”,能在一天内对几百个DNA碱基对进行测序,大幅提高测序效率。桑格也因此在1980年被授予第二个诺贝尔奖,与沃尔特·吉尔伯特(1932-)、保罗·伯格(1926-)共享。
        桑格在1985年退休。据悉尼·布伦纳(1927-2019)回忆,当桑格被问及是否愿意保留其在医学研究委员会的办公室时,他回答:“不,我已经受够了。我想造一艘船,花些时间做做园艺。” 此后,桑格也确实成为了一位花园里的“隐者”。

5-4-Frederick_Sanger2.jpg

吴瑞(1928-2008)

5-5-吴瑞.jpg

        吴瑞(1928-2008),祖籍福州,1928年8月14日生于北京,生物化学家,DNA测序、基因工程、生物技术领域的重要开创学者之一,中国台湾“中央研究院”院士、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,美国康乃尔大学教授。
        从1968年起,经过三年艰苦努力,他成功地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DNA核苷酸序列分析方法。随后,着手研究使引物延伸方法成为DNA测序的一种基本方法,获得成功。通过使用吴瑞建立的这种方法,许多科学家已确定众多基因的DNA序列。迄今为止,已有10多亿的核苷酸顺序被确定,其中所含信息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、农业和工业等整个生物科学及生物工程领域。吴瑞成为DNA测序方面的重要学科带头人。
        此外,吴瑞和他的同事们还首创在基因克隆过程中,以合成的寡核苷酸作为衔接子和接头来提高平末端DNA克隆效率的方法。该法已成为生物工程中一种高效的常规方法。
        1988年,吴瑞实验室培育成功转基因水稻。他的实验室由于采取正确决策,仅用两年时间就赶超其他实验室,成为世界上研制转基因水稻领域的领先者之一。吴瑞在水稻研究方面的重要贡献有二:一是最早将粒子枪用于植物的转基因技术中,大大提高植物转化/再生的成功率。二是首次用遗传工程方法,将来自不同物种的耐旱、耐盐等基因转入水稻细胞,培育出具有耐旱、耐盐性能的转基因水稻植株。

沃尔特·吉尔伯特(1932-)

        沃尔特·吉尔伯特(生于1932年3月21日)是美国生物化学家、物理学家、分子生物学先驱,也是198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。吉尔伯特在1953年取得哈佛大学化学和物理学专业的荣誉学士学位,1954年获得物理学专业的硕士学位;而后前往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,并在剑桥结识了刚刚宣布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詹姆斯·沃森(1928-)和弗朗西斯·克里克(1916-2004)。在沃森的邀请下,吉尔伯特加入其分离信使RNA的项目,在此期间对分子生物学产生了浓厚兴趣。吉尔伯特在1957年获得数学的博士学位,1959年回到哈佛大学担任物理学助理教授,并努力弥补自己在生物化学方面的欠缺,终于在1964年成为哈佛大学生物物理学的终身副教授,并在1968年转为正教授。
        和弗朗索瓦-雅各布(1920-2013)一样,吉尔伯特试图探索为什么大肠杆菌在没有乳糖的情况,其基因lac不指导产生β-半乳糖苷酶。吉尔伯特猜想这是因为有起抑制作用的物质附着在基因lac上,并在1970年精确定位了该抑制物在基因lac上的附着点。在此之后,吉尔伯特与艾伦-马克萨姆(1946-)合作,成功地利用凝胶电泳和X射线曝光来确定DNA片段的序列信息。吉尔伯特也因此与同样开发了测序技术的英国科学家弗雷德里克·桑格(1918-2013)分享了1980年诺贝尔化学奖的一半,而美国生物化学家保罗·伯格(1926-)因基因重组技术获得了另一半。

5-6-Walter_Gilbert_HD2008_portrait.jpg

        除了是著名的科学家,吉尔伯特还是成功的企业家——他致力于开发、销售生化技术。在1978年,吉尔伯特和一群风险投资家一拍即合,创办了一家生物技术公司——渤建公司。1987年,他宣布试图测序人类DNA,并将创建自己的公司对基因序列信息进行版权保护并出售该信息。虽然他没能筹得足够资金,美国政府应允每年出资200万美元支持其研究。吉尔伯特鼎力支持测序人类基因,认为这是大势所趋,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于1900年正式启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。

贝克曼系统1加 DNA合成仪,约1985年

5-8-beckman_system_1_s1784m313_0_1z40kt35c_download_full.jpg
5-9-beckman_system_1_s1784m313_1_3n203z58b_download_full.jpg

贝克曼Oligo 1000M DNA合成仪,1995年

5-7-beckman_oligo_1000m_0v838082t_0_3b591888h_download_full.jpg
bottom of page